日前,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与肿瘤介入治疗中心与药学中心携手,共同开展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临床药师定期参加介入中心查房、指导临床用药等工作,规范癌痛科学诊疗,提高生活质量。
在肿瘤介入治疗中心病房,癌痛患者入院后,医师及护士在8小时内完成对患者的全面疼痛评估,并动态评估疼痛程度、性质变化,观察爆发性疼痛发作情况,疼痛减轻或加重相关因素及不良反应等,并予相应处理。病程记录应体现对疼痛的评估和处理,有疼痛护理单,病床旁有疼痛评分脸谱图;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癌痛治疗方案。对癌痛患者动态评估率≥90%。
癌痛患者规范化诊疗率≥80%。建立疑难复杂癌痛患者会诊制度,建立会诊机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组织麻醉科、药学部等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
建立癌痛患者随访制度,对接受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癌痛评估并记录,保障患者得到持续、合理、有效的癌痛治疗。出院癌痛患者随访率≥ 70%,门诊癌痛患者疼痛评估率≥ 95%。
同时,组织科室相关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创建活动的方案及相关要求,药学中心孟文爽药师多次对本科室人员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邀请其参加癌痛治疗患者查房,定期对癌痛治疗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编制医护人员癌痛规范化治疗自学手册。
落实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开展癌痛治疗的目的、风险、注意事项等。开展癌痛患者宣教讲座、科普培训,发放患者宣教手册,对患者以及其家属开展癌痛治疗相关知识宣教。设有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疼痛治疗知识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新宣教内容。要求在癌痛患者床头张贴脸谱图和疼痛评分尺等。科室张贴有关宣教活动的表格,制定宣教计划,定期开展患者教育活动。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工作中,在北京佑安医院介入中心主任张永宏、学科带头人郑加生主任、中心护士长邢秀亚共同带领下,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工作的管理制度,同时将相关制度纳入科室核心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科普链接:走出癌痛误区 改善生活质量
癌痛:慢性疼痛,是伴随癌症的一种常见症状,更是一种疾病,需要尽早规范治疗。患者如果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80%的疼痛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世界疼痛大会已经将疼痛确认为人体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医护人员要像关心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四大生命体征)一样关注患者的疼痛问题。癌痛患者的常见误区及正确认识:
误区一:使用非阿片类药更安全
对于慢性癌痛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止痛药,使用阿片药更安全,长期用药无肝、肾等器官毒性作用;对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病人,随用药时间延长,出现胃肠、肝、肾、血小板毒性反应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误区二: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
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而且需要的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癌痛病人,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发展为难治性疼痛
误区三:止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止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无痛睡眠;止痛治疗更高要求是:让病人达到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以真正实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误区四:终末期癌症患者才能用最大耐受剂量阿片类止痛药
阿片类止痛药的用药剂量个体差异较大;阿片类药无封顶效应,如果病情恶化及疼痛加剧,可通过增加剂量提高止痛效果;对任何重度疼痛病人,无论肿瘤临床分期及预计生存时间长短,只要止痛治疗需要,都可以使用最大耐受量阿片药,以达理想疼痛缓解
误区五:一旦使用阿片类药,就可能终身需要用药
癌症疼痛病因控制及疼痛消失后,随时可安全停用阿片类止痛药;吗啡日用量在30-60mg时,突然停药一般不会发生意外;长期大剂量用药,应逐渐减量停药
误区六:长期服用阿片类药会“成瘾”
长期服用阿片类止痛药不会 “成瘾”,增加药量是病情需要,阿片类药无封顶效应
作为护理人员,不仅要学习癌痛基本知识,掌握专科技术操作,还要从内心深处关爱、理解、尊重患者,带领患者走出“疼痛误区”,教会患者自我评估疼痛,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活得更有尊严、更有价值。
让我们的癌痛患者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