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新闻快讯

【抗击疫情佑安阻击战】铁甲英姿:佑安超人疫情面前挺身而出一往无前

发布机构:孟繁坤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4-13
字号: + - 14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他便向医技第一党支部孟繁坤书记主动请缨,请求进入抗击疫情一线。3月正值疫情攻坚时期,他终于如愿以偿进入抗疫一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履行了党员的职责,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值此疫情期间,身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要冲到抗击疫情一线,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患者。”他便是北京佑安医院超声与功能诊断中心的张铁英医生。

640.webp.jpg

然而面对新冠肺炎的这场战斗,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穿上隔离服就可以工作了。带上医用帽子、N95口罩,穿上防护服和隔离衣,然后是手套、靴套、护目镜和面屏等等共计11件防护用具,这才仅仅只是开始。之后进入隔离病区,开始为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穿戴好防护用具,光是站在病房里,都热得冒汗,更别提在满是水汽的护目镜下,连续为患者做数个小时的超声检查,布满水汽的护目镜,是为患者检查的最大障碍,为看清每一个切面和测量数据,一张图或一个切面甚至需要花费10分钟之久,眼睛几乎贴着屏幕才能够看得清楚图像。每次完成工作从病区出来,他的衣服、鞋子都被汗水浸透。

进入一线第一个夜晚,凌晨三点疑似感染病房内,一个刚刚回国的女患者,自述早孕出血,肚子疼等症状,急需超声检查。得到消息后,他与张嫄医生顶着黑夜里微弱的灯光迅速赶到医院,经过一番详细地检查和评估,根据临床症状和超声图像,排除异位妊娠等急症,怀疑已经自然流产,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指明了方向。从病区出来已是五点多了,天已经破晓,看着蒙蒙亮的天空和安静的街道,他意识到了身为一名前线抗“疫”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但此时此刻他必须要尽快回去休息一会儿,保存体力,以最佳的状态面对白天的ICU重症患者的常规评估。自到一线以来,不知多少个黑夜里,被紧急召唤进入新冠ICU病区协助临床医生置管,为心前区不适的患者进行心脏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除了数次被紧急叫到病房,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辅助临床置管之外,更多的是跟进新冠ICU病区的重症患者的情况。

640.webp (1).jpg

新冠ICU病区的重症患者仅有两人,但每位患者都需要细致的检查,详实的数据,确保数据万无一失,才能保证患者得到最精确的治疗。ICU病区的防护措施更加的严格,检查每名患者前都需要重新更换隔离衣,这无疑给繁重的工作又增加了负担,但为了患者的安全,每一项步骤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在一线的工作是紧张而忙碌的,需要时刻准备进入病区。最忙碌的一天他曾三次被紧急叫入病房给患者做检查,早晨去新冠ICU评估重症患者心脏及血管情况,检查结束后已是中午,为了不让患者过多的等待,为了其他医护同仁更及时的进行后续治疗,张铁英医生顾不上吃饭,只是匆匆灌了几口水赶紧前往疑似病区。给患者全部检查完毕后,已经到了下午6点多钟。而这时ICU病房一名重症患者病情出现变化,需要紧急静脉置管,原来是患者原有的血滤管道形成血栓,造成管道堵塞,时间不等人,他顾不上休息和吃饭,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当从ICU病房出来,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此时的他终于能松一口气,连续十多个小时的工作,使他疲惫不堪。当晚与孟繁坤书记日常工作总结汇报时,孟书记得知一线工作的辛苦和压力,询问是否需要再派一名同事进入一线,张铁英医生说目前情况自己完全能应付。他明白疫情防控期间科室若多派出一名同事到前线都会给其他的同事们带来更大的工作压力,这种时候,坚决不能让科室为自己分心,他深知外面同事们的工作压力同样艰巨。

在同事眼中,他是一名优秀的员工,工作态度端正,上进心强。遇到工作上的难题及困难,总能第一时间冲到最前线。2016年7月响应统战部及医院号召,进入西藏林芝地区为藏民进行包虫病筛查,援藏工作期间,吃苦耐劳,圆满完成任务。2017年8月跟随同心共筑中国心组委会进入甘肃甘南地区进行义诊,活动期间,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超额完成义诊工作量。2018年6月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10月祖国70周年庆典期间,为了首都安全及疏导患者就医,他是医院的维稳志愿者,为祖国安全站岗,并引导患者就医,维持国庆庆典期间患者就医的安全与便利。他在任何时刻都能挺身而出,不畏条件的艰苦,不惧工作的艰辛,勇挑重担。

640.webp (2).jpg

他说,战斗在抗疫一线,最让他感动的是医院、科室、同事及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作为他最坚强的后盾,做好了他的后勤保障,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从而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他坚信此时正是黎明前的黑暗,阳光前的风雨。只要大家众志成城,胜利的曙光一定属于我们。在医院里,爱和希望总比病毒传播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