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新闻快讯

【佑安•抗疫故事】“疫”重情深,在佑安感受家的温暖

发布机构:朝阳医院 王凯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5-22
字号: + - 14

编者话:

为了充分展示“疫情无情人有情首都医者一家亲”的大爱精神,讴歌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和心手相连的战友情、医患情。佑安公众号推出“抗击疫情我参与我奉献“主题佑安抗疫故事,让我们一同感受前来佑安医院支援或前往兄弟医院抗疫的医护人员在这段不平凡的职业生涯中最为感动的一件事、一天、一个人、一个故事,感受他们勇敢逆行的大爱之光。 




我叫王凯,是一名男护士,来自北京朝阳医院RICU。于2020年2月15日,来佑安参与重症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

刚来到重症病房时,由于这里的医生、护士都是联合部队,不仅来自多家医院,且来自不同科室,病人的病情又十分的复杂、危重,所以我们要面对的困难与压力十分的大。但作为一名朝阳人,一名多年ICU工作的老护士而言,困难就是让我成长的动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与先后两批前来支援的小伙伴们,在与护士长的共同努力下,一方面帮助科室梳理各种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统一标准,另一方面进行理论授课、情景教学、临床带教。不仅梳理了日常药物管理;基础物资管理;同时设立了基数药品、毒麻药柜及各组护理组长管理制度;统一了组长交接班规范;统一常用药物配置方法;血糖调节原则;创建出入量登记表和ECMO记录单;重新修订护理记录单及书写规范。更根据实际需求,向院方争取到了监护室人员配备与专人看护的需求,同时临时采购了可冲洗口护吸引器、翻身易、翻身垫等护理器具,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在佑安支援的日子里,我们一同见证了佑安的很多第一例。第一例俯卧位通气,第一例新冠患者气切术、第一例新冠患者行气管镜、第一例VV-ECMO治疗、第一例新冠患者行VA-ECMO治疗、第一例VAV-ECMO治疗、第一例ECPR,第一例ECMO联合CRRT治疗、第一例ECMO联合CRRT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第一例运行中ECMO更换膜肺、第一例……直到现在我们所有患者每天两次气管镜;每个患者均行ECMO联合CRRT治疗;一半以上患者ECMO+CRRT行俯卧位通气;几乎每天的大抢救已经让我们习以为常。因为这些治疗是以前佑安没有经历过的,作为护理技术督导,临时加班已是我的常态,夜里因为抢救需要从住处奔赴科室也习以为常,但看到科室运转越来越顺畅,患者能够在专家组的会诊意见下,完成想要得到的诊疗手段,又是那么的欣慰和自豪。因为防护的原因,说话要大声,缺氧是常态;常人看来已经很繁重的护理工作,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包裹下,稍事活动便会大汗淋漓,在极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的环境中做好所有护理工作,是对我们所有医护人员的极大挑战。但我和这里的所有护理老师们,没有退缩,更没有怨言,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战胜疫情。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科室,但在这里我们不分彼此。大家都能很好的融入到一起,各自取长补短,在不同领域发挥着自己的能量。尽管我们归期未定,但大家必胜的决心与日俱增。经过大家的努力,现在的C8护理团队,上下一心、斗志昂扬,各类工作井井有条,任何困难也不能使我们退缩。尽管疫情尚未结束,但黎明的曙光终将会到来。

虽然我是外来支援人员,但在佑安同样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里有和蔼可亲的张莉莉主任;为我们留下珍贵瞬间的郝建平护士长;处处关心我们的谷艳梅护士长;还有第一次见面,主动帮我订饭的何节老师;给我喝豆汁的康乐老师;帮我解除后顾之忧的李长洁老师;提醒我们做好防护的李胜利老师。还有负责我们后勤的尹丽军护士长,无论是在大家的饮食还是住宿上,对我们更是关怀备至:为保证休息,优先给我们安排了单间居住;怕大家不好意思领取日常食品等物资,逐个将东西送到我们的房间;当得知我们没有带工作鞋,连夜采购;怕我们工作区冷,为我们发放棉衣;得知我爱人需要做产检,提前提醒我,并主动提出帮我解决问题……回忆起这一幕幕,除了感谢外,我们能做的就是和大家一心,共抗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