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寿命的延长,白内障患者不断增多。60岁以上人群中约50%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70岁以上人群中95%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
正常的晶状体是透明的,当晶状体变混浊称为白内障,晶状体透明度发生改变会影响视力。许多因素,例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局部营养障碍等,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都可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造成混浊。
白内障有哪些表现
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有时在光亮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固定的黑点。由于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变化,可有多视,单眼复视,近视度增加。
白内障如何治疗
目前国内外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段是手术治疗。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而复明,基本方式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一般视力下降到影响生活和工作时即可手术。对于那些视力要求高的白内障病人,视力在0.3或0.5以上也可手术,使患者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
表面麻醉下的现代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目前认为最理想的手术是超声乳化、无缝线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
目前白内障手术在点表面麻醉剂的情况下既可完成。手术切口很小,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缝合。白内障手术是在正常前房深度下手术,吸出混浊的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手术时间大概在10—20分即可完成。
如何预防白内障
目前为止,并没有方法可以阻止老年性白内障的产生及进展。但对有些状况,只要多加注意,白内障的进程是可以延缓的。患有糖尿病的人一定要好好控制血糖。
有青光眼的人,有时需点缩瞳剂来控制眼压,但是缩瞳剂会加速白内障的进行,所以同时患有青光眼及白内障的人可以请医师评估可否减少缩瞳剂之使用或改用其他替代药物,若无法改变,则定期追踪检查。
眼球外伤不论是穿刺伤或钝器碰撞伤,都有可能导致白内障的产生,所以在工作或运动时要特别注意眼睛的安全防护。
有些全身或局部用药,如类固醇、缩瞳剂、少数精神科用药及抗心律不整药物等,会导致白内障,必须使用这些药物,要遵循医师指示及定期眼科检查。
有些眼疾,如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炎等有比正常人更高的比例产生白内障,有这些眼疾的人应定期追踪检查。
流行病学研究指出长期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中会增加白内障的危险性,所以炎炎夏日紫外线指数太高时,宜避免外出,如需外出除了皮肤的防范外,戴副抗紫外线的太阳眼镜保护眼也是必须的。另有报告指出血中核黄素,维他命C及E,胡萝卜素的值升高可以减少白内障生成的危险性,而长期伴有吸收不良及电解质不平衡与白内障形成的危险性有关。还有报告指出抽烟会增加白内障生成的危险性。所以均衡的饮食及避免抽烟也可能会预防白内障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