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动态

【佑安•抗疫故事】疫情面前,我们是医者必须挺身而出

作者:朝阳医院 孙兵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5-19
字号: + - 14

编者话:

为了充分展示“疫情无情人有情首都医者一家亲”的大爱精神,讴歌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和心手相连的战友情、医患情。佑安公众号推出“抗击疫情我参与我奉献“主题佑安抗疫故事,让我们一同感受前来佑安医院支援或前往兄弟医院抗疫的医护人员在这段不平凡的职业生涯中最为感动的一件事、一天、一个人、一个故事,感受他们勇敢逆行的大爱之光。

我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主任医师孙兵。

在2019年岁末,湖北武汉地区发生多起有明确流行病学关联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随后发病人数迅速增多,各个医院发热门诊人满为患,家庭内聚集发病,医务人员感染,重症死亡病例不断增多,当时虽然病原尚未确定,传播方式仍不十分明确,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种有着高度人传人可能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且有很高的重症化倾向。2020年1月10日病原明确,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经历过2003年SARS、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3年北京第一例输入型H7N9重症流感、2019年2例输入型肺鼠疫,深知急性重型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危害,我仿佛隐隐看到这个被人们冠以“花冠”名称的病毒正在露出狰狞的面孔,我更希望用专业赋予我的武器和无数同仁一起早日战胜新冠病毒。

遗憾的是由于北京市疫情防控的需要以及朝阳医院的安排,我未能亲身前往武汉一线。但是我与援鄂的同事们保持密切的沟通,时刻关注着前线的战况。2月初在北京市定点收治新冠病人的佑安医院,地坛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临床中心接连出现危重型新冠肺炎病例,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疫情,体现国家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政策,2月15日北京市医管中心紧急组建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专家组”。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呼吸危重症专业的专家,我被紧急召入成为专家组中的一员。加强佑安医院的救治力量,医管中心从各个医院抽调的重症医学专业一线医疗护理人员存在缺乏统一管理的问题。在2月17日的专家组会诊过程中,北京市医管中心领导、专家组组长天坛医院周建新院长、复兴医院席修明院长等临时决定指派我进入佑安医院感染ICU接手危重症患者的管理工作。对于领导的这一决定我没有做过多考虑,国家遭难,恰巧我的专业还能帮上点忙,当然要去。

2月18日我直接进入了佑安医院感染ICU,在呼吸危重症领域摸爬滚打多年,见识过无数病毒性肺炎危重症患者,我相信通过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一部分患者的预后。作为这支新组建重症团队的组长,工作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团队的磨合,这个团队由来自朝阳医院、安贞医院、天坛医院、清华长庚医院的21名外援以及佑安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虽然都是重症出身,但是专业不同,领域各异,工作习惯和关注要点也各不相同。这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但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依托佑安医院感染专业基础,结合朝阳医院呼吸重症专业,整合现有新冠患者救治流程,对每一个治疗环节进行优化、细化,小到简化一张临床数据报表使其更加符合临床所需,细到确定临床操作中每一个参与人员的任务让操作变得更加安全。很快流程顺畅了,团队中上级与下级,医生与护士之间的配合就像是一支磨合了多年的队伍。

新冠肺炎的传染性非常强,刚进入病区时,病房里的几位病人痰液及咽拭子的新冠核酸都是阳性的,而病房没有负压,不具备通风条件,可以说在病室中就是处在高浓度病毒气溶胶环境中。进入病室操作必须配备防护服和正压通气面罩,虽然严密的防护增加了操作的难度,但是对于患者的气道管理不能疏忽。当时在院的4名患者都在使用有创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由于防护需要我们不能像平时一样对病人进行肺部听诊,但通过对呼吸机波形判断患者存在着痰液引流不畅的问题,经过仔细的评估决定为患者进行气管镜吸痰。虽然开放气道会让医务人员近距离接触到患者气道内呼出的飞沫,但是在抢救生命面前,这点风险总是要承担的。患者的肺部感染非常严重,气道管理存在难度,为了方便管理气道,让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救治我们先后为几位患者都进行了气管切开。此后我们又调来朝阳医院专业的呼吸治疗师,成立专业呼吸师治疗团队,强化气道管理,增加了俯卧位通气等。可以说从气道管理方面,我们为患者做了最积极的尝试。

这几名患者病情十分危重,经呼吸机辅助通气并不能改善氧合,在2月中下旬先后给予了体外膜氧合(ECMO),并给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几名患者治疗难点均各不相同,有的患者因高龄、心肺功能衰竭出现心脏骤停,有的患者肺部实变潮气量只有三四十毫升,有的患者出现控制不住地反复消化道出血,有的患者反复出现气压伤,有的患者继发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功能不全。治疗过程中也曾出现各种始料未及的意外,有位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罕见的ECMO血泵停止运转的问题,当时的值班医师可以说是反应迅速,通过手柄手动转动血泵维持到更换泵头。当时不论是外院支援的还是佑安本院的,无论是医师还是护士,每一个人的压力都非常大,能在新冠危重症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每一个都是“好样的”。在日常查房,讨论医疗问题的同时,我经常向他们传递着一个观点,就是“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竭尽全力地守护”,虽然病人病情危重,客观地评估预后不良,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不能首先放弃,只有医生的不懈坚持才能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这就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

经过不断地努力我们对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且过程中没有发生一例管路不良事件。在四例患者中有两例成功撤离了ECMO,成功脱机比例达到了50%。在撤离ECMO过程中,克服许多技术难点改良环路设计使CRRT与儿童膜肺成功连接,创新性应用CRRT联合儿童体外循环膜肺进行二氧化碳清除,并有效清除二氧化碳,最终使患者成功脱离ECMO。经过不懈努力,患者成功撤离呼吸机,拔除气切插管,最终康复出院。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战我们最终取得的是一场“惨烈”的胜利,但是从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得到的教训是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医务工作者最重要的收获。“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想这也正式是医学的魅力。

这三个月的援助工作的另一个收获就是结识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他们平时是一群阳光灿烂的孩子,而穿上防护服立刻变身冲在一线的战士。在佑安医院的“战疫”即将结束的时候,总是避免不了一些离别的伤感,不过相聚有时,离别有时,再会亦有时。同时也感谢徐斌主任,汪晓军主任,梁连春主任这三个月来对我工作的支持,以及金荣华院长、胡中杰主任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我们是医者,疫情面前,我们必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