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佑安学术】厉害,佑安李宏军教授带领全国传染病影像团队制定《新冠肺炎影像诊断标准共识》创新点被 RSNA写入定量影像诊断指南

作者:放射科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CT作为新冠肺炎诊断重要依据之一,胸部CT检查量剧增,阅片量也将很快达到饱和和超负荷程度,医生疲劳免疫力低;工作量大带来早期密度浅淡病灶易漏诊;面对新型肺炎的诊断信心不足,一旦漏诊、误诊,后果不堪设想。针对缺乏新冠肺炎影像诊断指南和技术规范缺项问题,李宏军教授带领传染病团队率先创新制定全球第一部《新冠肺炎影像诊断标准共识》中文版和英文版的不同版本,分别发表在欧洲放射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成果被写入北美放射学会 (RSNA) 定量成像生物标志物联盟 (QIBA)制定的美国新冠肺炎定量诊断指南体系(The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RSNA) Quantitative Imaging Biomarkers Alliance (QIBA))。提出基于临床分期以病理为基础的新冠肺炎影像学分级诊断模式。应邀向全球80余个国家5325位专家分享及线上交流,200余家媒体转载报道。

640.jpg

Imaging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重大传染病“新冠肺炎影像诊断标准共识”创新点被国家卫健委写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在北京市卫健委人工智能项目支持下并应用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构建,实现高效机制,实现快速、便捷、安全、无创和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视化循证医学诊断,显著提升了新冠肺炎的检出正确率和救治率。

重大传染病“新冠肺炎影像诊断标准共识”创新点被《冠状病毒家族肺炎病理与影像》写入专著出版发行:针对重大新发传染病新冠肺炎影像诊断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的缺乏问题,率先尸检新冠肺炎捐献者遗体,阐明了新冠肺炎不同临床分期的病理表现特征与影像学表现特征之间“内在基础与外在表型”因果关系;解释了新冠肺炎影像表现的大小、形态、数量、位置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等特征的病理生理转归机制,并出提出诊疗一体化综合评估解决方案的。李宏军教授组织团队主编《新冠病毒家族肺炎病理与影像》,由中科院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ISBN 978-7-302-57891-8.2021。因成果临床好评和需求大,科学出版社6个月内先后二次印刷,满足临床诊疗参考需求。

640.png

中科院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ISBN 978-7-302-57891-8.2021

学术简介:

李宏军

640 (1).jpg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国家卫健委传承项目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首批十百千卫生人才、北京市首批215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骨干)带头人。国家感染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席医学影像学专家,特聘教授。被誉为传染病影像学及创新学科体系开创者和奠基者。中华放射学分会传染病影像专委会主委,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放射学专委会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委会主委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放射学专委会主委;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数字健康专委会主委。

李宏军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学影像诊疗工作30年。遵循“国际视野、患者需求、系统思考、整体推进”的学科建设理念和“医疗技术规范化、技术设备现代化、医工结合信息化、技术队伍专业化”的国际化学科建设思想。带领团队积极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开创了全球艾滋病影像学、传染病影像学、感染与炎症放射学、感染炎症相关肿瘤放射学等的系统创新理论体系和教材、规范、指南、标准和学科体系为核心的现代医学影像可视化信息学科模式。全球率先建成现代传染病影像学国际化创新集成学科,推动国际传染病防控诊疗技术的发展,被誉为传染病影像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