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新闻快讯

【佑安-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发病隐匿,佑安专家提示胆管癌定期体检早诊早治最关键

发布机构:普外中心 赵晓飞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4-16
字号: + - 14



编语:

2024年4月15-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为“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倡导运用科学手段、整合各方资源,按《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相关要求,扩大癌症防控科普宣传,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普及抗癌健康知识,全面提升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癌症防治工作,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公众号推出【佑安-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科普,传播防癌抗癌知识。 

1.jpg

发病隐匿,佑安专家提示胆管癌定期体检早诊早治最关键

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胆管癌病人预后普遍很差,5年生存率不足5%,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那什么是胆管癌呢?胆管癌有那些特点?如何发现和治疗胆管癌?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更加了解胆管癌。

胆管癌有哪些特点?

在全球,胆管癌的发病率占所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病死率占全世界每年所有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2%。而在中国,每10万名居民中就有6 例胆管癌病人,多见于50-70岁人群,男性发病率略高约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2.6:1,不过,近年来胆管癌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增加,且其死亡率很高,因此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重视。

胆管癌病因是什么?

胆管癌的病因仍不明确,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慢性肝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肝吸虫感染。另外,炎症性肠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肝内外胆管癌发病率增加可能有关。肝硬化、糖尿病、肥胖、酒精和烟草与肝内胆管癌发病率增加可能有关。

胆管癌有哪些表现?

胆管癌早期多无特征性症状,患者常因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就诊。还有一部分病人发病更加隐匿,发病初期没有任何症状,直到发现皮肤和眼睛变黄,小便变为深黄色甚至浓茶色,而大便颜色却变浅,呈现灰白色,出现这种表现则提示胆道梗阻,是因为胆管癌不断生长完全阻塞胆管,胆汁不能流入肠道而瘀滞在体内所致,从而会出现大便颜色变浅而身体其他部位变黄的现象。除此之外,也可以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腹泻等表现。如合并胆道结石或胆道感染,还可出现畏寒发热及腹痛等表现。

因此,如果发现皮肤变黄、小便呈浓茶色,大便呈灰白色则需要及时就医,了解是不是出现了胆道梗阻,同时也要进一步明确梗阻的原因,因为不仅仅是胆管癌会出现上述表现,胆管结石等其他的原因也会有类似的表现。

诊断胆管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出现上述表现时,需要做哪些检查来明确是不是发生了胆管癌呢?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如何诊断胆管癌,胆管癌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后做出综合判断,常用的检查项目包含以下几项:

1.血液检查 胆道梗阻时,肝功能检查提示胆红素和胆道酶升高。转氨酶可升高,伴有胆管炎时会显著升高。

2.血清肿瘤标志物 胆管癌无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仅CA19-9、CA125、癌胚抗原有一定价值。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胆管癌的定位、定性诊断及肿瘤分期。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胆管癌的最佳方法,MRI能显示肝和胆管的解剖和肿瘤范围、是否有肝脏转移。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较好地显示胆管的受累范围,其他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高分辨率螺旋(增强)CT、超声内镜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等。

4.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D)和十二指肠镜也是常用的诊断方法。

5.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 胆管癌的病理学诊断对规划临床治疗十分重要,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胆管癌其发生机制和生物学行为有所不同,病理诊断有助于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胆管癌如何治疗?

手术切除是早期胆管癌获得长期存活的唯一有效方式,根治性手术不但切除了肿瘤本身同时也切除了周围可能转移的淋巴结,是治疗胆管癌最彻底的方式,因此一旦诊断胆管癌首先要评估能不能进行手术,当然如果肿瘤已经发展到不能手术时,则需要选择系统治疗,包括化疗、靶向、免疫等治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胆管癌因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很难做到早期诊断,即便人们发现了一些症状,也容易被忽视,因此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机会,整体预后比较差,因此,建议人们定期做健康体检,同时如果发现了身体的异常信号及时就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