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佑安学术】成功立项,北京佑安医院获批“肝小静脉闭塞症”国家级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

作者:中西医 郑小勤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及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发布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名单中,北京佑安医院申报的“肝小静脉闭塞症”项目成功获批。这一项目将由北京佑安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肝病消化中心等联合实施,标志着北京佑安医院在肝小静脉闭塞症中西医结合诊疗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该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了高水平的平台。


肝小静脉闭塞症,亦称窦状隙梗阻综合征,是一种非血栓性肝脏循环障碍,常见病因包括食用含有吡咯生物碱的植物和草药或暴露于化疗药物、砷剂、汞等有毒物质、大剂量放疗和雌激素等因素。中医理论认为,肝小静脉闭塞症主要源于肝脏受损、气血不足、肝络瘀阻,且常伴有痰湿或湿热。治疗上应以疏肝活血、益气养血、化痰祛湿、清热为主,结合患者的体质和生活方式进行辨证施治。通过中医治疗可改善肝组织的微循环,促进肝小叶静脉修复,改善肝窦状隙的通畅度,从而减轻肝内瘀血,改善肝细胞的供血供氧,减少肝硬化肝衰竭的风险。目前,肝小静脉闭塞症仍为少见病,早期诊断困难,治疗选择有限。中医参与度低,亟需加强对该病的认识与早期诊断,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北京佑安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在肝脏疾病的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肝病消化中心在门静脉高压相关疾病的内镜治疗方面也具有领先优势。两者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必将推动肝小静脉闭塞症的早期识别、诊断及治疗,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3.png

本项目的第一牵头单位负责人汪晓军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肝病、肝癌及感染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目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项目带头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传染病研究所所长、首都中青年名中医、北京首届中医药复合型学术带头人、北京中医药新时代领军人才、北京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高层次医学骨干,担任北京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肝病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流派传承分会副会长,先后承担“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专项、国自然、首发基金等十多项课题。获华夏医学科技奖2项、首都中医榜样人物、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发表核心及SCI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7部。

4.png

本项目的第二牵头单位负责人丁惠国教授,肝病消化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消化学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各种肝脏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特别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其并发症、早期肝癌等临床诊治与研究。作为主要起草人,主导制定我国《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诊治指南(2015)/(2022修订版)》《肝硬化腹水及其相关并发症诊治指南(2016)、(2023修订版)》《肝硬化肝性脑病诊治指南(2017)、(2024修订版)》《原发性肝癌的风险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2020)》。参与国际专家共识“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及肝肾综合征诊治”(2018)制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丁惠国教授为北京市高层次卫生人才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医药卫生领军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现兼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肝病专业副主任;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等,先后承担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艾滋病病毒性肝炎重大专项子课题及首都特色重点、首都发展科学基金重点专项及中德研究小组国际项目等。

“肝小静脉闭塞症”国家级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的成功立项,不仅是对北京佑安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实力的认可,也为肝小静脉闭塞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项目将整合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深入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制定科学、规范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推动肝小静脉闭塞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