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新闻快讯

【佑安-人文专刊】小针头里的人文关怀:吴叔叔的健康觉醒

发布机构:肝病三科 程杨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2-11
字号: + - 14

编语:

在中国古代,医术被称为“仁术”,医生被称为“仁爱之士”,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就是关爱;医学人文让医学成为爱的产物;让医学成为温暖的科学。佑安医院官微推出【佑安-人文专刊】,为您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温暖故事。 

在北京佑安医院的肝病中心三科,住着一位60多岁的患者,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吴叔叔。他为人和善,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病房里时常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吴叔叔的节俭是出了名的,吃剩下的饭菜,他都舍不得倒掉,而是仔细地包好,留着下顿再吃。他还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小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笔开销。每当同屋的病友打趣他时,他总是笑着说:“俺住院都是闺女花钱,花孩子的钱,心里不落忍啊。孩子在外面打拼也不容易,俺帮不上大忙,能省一点是一点。”话语里满是对子女的心疼和牵挂。

这次,吴叔叔不远千里从家乡来到北京,一方面是为了治疗肝病,另一方面也是想好好调整一下血糖。他与糖尿病已经抗争了12个年头,可血糖却一直控制得不太理想。医生经过详细的评估,建议吴叔叔加用胰岛素治疗。

1.jpg

作为糖尿病专科护士,我带着专业的糖尿病宣教工具和胰岛素笔,来到吴叔叔的床边。我希望通过现场示范,一边为他注射胰岛素,一边进行细致的讲解,让他能尽快掌握正确的方法。当我顺利完成注射,准备卸下用过的针头时,吴叔叔突然伸出手,本能地阻止了我,急切地说:“别卸别卸,姑娘,俺在家也打过,每次都是用一个星期才换呢。”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执拗,显然这已经成为他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做法。

我轻轻放下手中的胰岛素笔,转过身,用最温和且坚定的语气对他说:“吴叔叔,您别看这针头小小的,它可关系着您的健康大事呢。”吴叔叔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说道:“没事儿,俺一直这么用,也没出过啥问题。再说了,一个针头可不便宜,每次都换,太浪费钱了。”

面对吴叔叔的坚持,我没有丝毫退缩。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针头更换的问题,更是关乎他健康的重要时刻。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上面清晰地展示了针头重复使用后,针尖出现的倒钩和弯曲,以及因长期不更换针头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的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一张一张地递到吴叔叔面前,每展示一张,就耐心地讲解其中的危害:“吴叔叔,您瞧,这些倒钩和弯曲的针尖,会让每次注射变得疼痛难忍。更关键的是,它们会一点点损伤您的皮肤和组织,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感染。您再看看这个皮下脂肪增生,就是因为长期在同一个部位注射,又不更换针头造成的。这不仅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效果,让您的血糖更难控制,还会大大增加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到时候,为了治疗这些并发症,花费的可就远远不止针头的钱了,还会让您遭不少罪啊。”

2.jpg

吴叔叔听得十分认真,他的眼神从最初的疑惑渐渐变得凝重。他沉默了好一会儿,似乎在努力消化这些全新的知识,又像是在反思自己过去多年的做法。终于,他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姑娘,你说得对!俺以前光想着省钱,根本没意识到问题这么严重。以后啊,该省的地方省,该花的钱还是得花,为了自己以后的健康,也为了不给孩子添负担,这针头的钱可不能再省了。谢谢你啊,姑娘,要不是你这么细心地跟俺说,俺还蒙在鼓里呢。”

那一刻,我仿佛真切地看到一座从“俭”到“健”的桥梁,在吴叔叔的心中稳稳地搭建起来。这座桥梁跨越了过去与未来,将节俭的传统美德与现代的健康理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信任与感激,也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糖尿病教育者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每一次耐心的关怀、每一句细致的指导,都可能成为患者健康道路上的有力支撑,成为搭建医患之间信任与健康的坚固桥梁。

【作者介绍】

3.jpg

程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三科主管护师、糖尿病专科护士。肝病三科 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