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8日,大年除夕,北京佑安医院急诊科迎来了新春的第一份惊喜——一封满含深情的感谢信。写信之人,是一位消化道出血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家属。信中的每一个字,都浸透着对医护人员的感恩,记录着一段医患之间温暖人心的故事,更是对佑安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辛勤付出与精湛医术的高度褒奖。
急诊科的日常,忙碌与挑战如影随形,每一次紧急救援,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无声战役。而这次对特殊患者刘叔叔的救治,无疑是从医术到人文关怀的一次全方位彰显。
春节前夕的一个寒夜,凄厉的120救护车警报声划破夜空。刘叔叔因呕血被紧急送至北京佑安医院急诊科。他面色惨白如纸,虚弱地躺在平车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嘴角还残留着斑斑血迹,意识也逐渐模糊。他不仅遭受着严重消化道出血的折磨,肾功能不全更是让他的病情雪上加霜,情况万分危急。体内电解质严重紊乱,多个脏器功能受损,每一项指标都在警示着医护人员: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
建立静脉通路时,难题接踵而至。由于长期肾功能不全,加之此次呕血导致血容量大量流失,刘叔叔的血管条件极差,穿刺难度超乎想象。但护士老师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沉着应对,成功完成动脉留置针与静脉留置针的穿刺,为后续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黄金时间。
扩充血容量、输血、止血抑酸降门脉压……整个急诊科团队迅速响应,宛如一部精密协作的机器,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然而,随着抢救的深入,刘叔叔的病情依旧严峻。肾功能不全导致体内毒素无法正常排出,进一步加重了身体负担。
关键时刻,急诊科迅速组织专家紧急会诊。刘波主任当机立断,决定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液灌流(HP),也就是床旁血滤治疗。这项治疗需要持续进行,对医护人员的精力和专业度都是极大的考验。在治疗过程中,刘叔叔身体极度虚弱,每一个细微的操作都可能引发不适。医护人员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他的每一项生命体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变化。
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医护人员也没有忽视刘叔叔家属的状况。刘叔叔的女儿小刘,满脸焦虑与无助地站在抢救室门口,紧紧咬着嘴唇,强忍着泪水,但眼眶中的泪花却止不住地打转。护士张琦见状,赶忙走出抢救室,来到她身边,轻声安抚:“您先别着急,我们正在全力抢救。虽然现在情况危急,但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救治他。”小刘一下子抓住张琦的手,带着哭腔哀求道:“大夫,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救我爸爸,他是我的全部啊!”张琦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温柔地说:“您放心,我们肯定会全力以赴。现在也需要你们的配合和支持,您自己也要保持冷静,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刘叔叔。”
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日夜坚守,未曾有一刻懈怠。医生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医术,时刻紧盯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护士们不辞辛劳,精心照料患者的每一个生活细节。每一次用药调整、每一次生命体征监测,都饱含着他们对患者的深切关怀。尤其是在进行床旁血滤时,面对复杂的操作流程和随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始终全神贯注,根据患者实时情况动态调整治疗参数,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在紧张的治疗之余,医护人员还不忘关注家属的情绪。只要稍有空闲,值班医生就会主动与家属沟通刘叔叔的治疗进展,耐心解答他们的每一个疑问,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渐渐地,家属的情绪稳定下来,也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终于,在除夕那天,好消息传来,刘叔叔的病情好转,可以出院了。他们一家人来到护士站,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句诚挚的感谢,感谢医护人员让他们能够阖家团圆,共度新年。那一刻,所有医护人员都深刻体会到,医学并非只是冰冷的技术和仪器的堆砌,更是人与人之间温暖的关怀与支撑。望着患者一家人离去的背影,医护人员心中感慨万千。
在急诊科,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疾病的挑战,更是患者及其家属的情感冲击。我们不仅要用专业医术治愈患者的身体伤痛,更要用关爱去温暖患者家属的心灵创伤。有时候,一句贴心的安慰、一个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