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语: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北京佑安医院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科普--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佑安医声,健康生活为生命筑牢防癌防线
一、饮食防癌:把好“入口关”
1 增加植物性食物比例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征途上,首先关注的是饮食习惯的改变。科学研究表明,植物性食物富含抗氧化剂和膳食纤维,对防癌具有重要作用。每天确保摄入足够量的新鲜蔬果,尤其是深色蔬菜,它们含有丰富的硫代葡萄糖苷,具有抗癌特性。尝试多种烹饪方法,如蒸、煮、炖,以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
2 限制加工肉类摄入
加工肉类被列为1类致癌物后,应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选择鱼、禽、豆制品等作为蛋白质来源。严格控制每周红肉的摄入量,确保不超过500克,以降低患癌风险。
3 选择全谷物食品
为了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将全谷物食品纳入日常饮食,它们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确保全谷物食品占到主食的1/3以上,从而为健康加分。
4 科学烹饪方式
避免使用高温油炸和炭火烧烤等烹饪方式,因为它们会产生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应更多地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二、运动防癌:让身体“动起来”
1 坚持规律运动
我意识到运动对于防癌的重要性,应制定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计划。无论是快走、游泳还是骑自行车,都坚持下来,这不仅增强了我们的体质,也调节了激素水平,提升了免疫力。
2 减少久坐时间
为了减少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我们应该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患某些癌症的风险。
3 保持健康体重
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成功将BMI控制在健康范围内。肥胖与多种癌症相关,因此我们应该格外注意维持健康的体重。
三、习惯防癌:向危险因素说“不”
1 彻底戒烟
烟草烟雾中含有70多种致癌物质,直接损伤DNA,诱发细胞突变。WHO2022年数据显示吸烟导致22%的癌症死亡。戒烟后,冠心病风险减半,肺癌风险会逐年下降,10年后约为继续吸烟者的30-50%。
2 限制酒精
2018年《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显示4.5%的癌症死亡与饮酒相关,其中男性占比80%;“少量饮酒有益健康”这种说法正确吗?WHO指出“饮酒无安全阈值”戒酒已刻不容缓。
3 防晒护肤
我们应该开始重视防晒,因为紫外线是皮肤癌的明确诱因。户外活动时,我们应该使用SPF30以上的防晒霜,并佩戴宽檐帽和太阳镜。
4 规律作息
我们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认识到优质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对于夜班工作者,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补充维生素D,并定期体检。
四、环境防癌:营造健康空间
1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我们应该开始关注室内空气质量,选择环保材料进行装修,并在入住前确保充分通风。我们还特别注意检测室内氡气含量,以降低肺癌风险。
2 注意饮水安全
我们应该定期清洗饮水机,并注意不饮用长时间储存的水。对于某些地区的水质问题,我们应该特别留意砷等重金属的含量,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不仅为自己的健康筑起了防癌的防线,也为家人和朋友树立了榜样。健康生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关注。我深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为自己和所爱的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情绪防癌:保持"心理平衡"
情绪管理是防癌不可忽视的一环。长期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和愤怒,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患癌风险。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我们的心理健康:
· 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与专业人士交流,以解决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
·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以缓解紧张情绪。
·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阅读、听音乐等方式提升心情。
·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快乐与忧愁,增强社会支持感。
六、知识防癌:提升"健康素养"
了解癌症的预防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健康决策。我们应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
· 阅读权威的健康科普书籍和资料,了解最新的防癌知识。
· 参加社区组织的健康讲座和防癌宣传,与专业人士互动学习。
· 利用网络资源,关注正规医疗机构的官方网站和公众号,获取准确信息。
· 教育家人和朋友,共同学习防癌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通过这些综合性的防癌措施,我们不仅在身体上筑起了防线,也在心理和知识层面为自己的健康加码。我坚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是抵御癌症的最佳武器。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为自己的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