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佑安医院临检中心及药学部即将开展“基因检测”项目,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服务。为使医务人员更深入的了解“基因检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3月15日由医务部、药学部和临检中心联合主办了以药物基因检测为依据开展精准医学服务的专题讲座,特邀中日友好医院及北京妇产医院精准医学中心主任王鹤尧教授主讲,由药学部王咏梅主任主持,各科医务人员约6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
王鹤尧教授就“精准医学——HCV感染等疾病指南之后的治疗路径”进行了宣讲。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传统的药物治疗由于没有考虑到个体基因的差异性,在用药效果上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基于基因检测的个体差异化可为患者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美国医学界在2011年首次提出了“精准医学”的概念,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制定法规,要求在药品说明书上标注人体基因信息。有些药物强制在使用前必须知道患者基因信息。另一些药物,建议参照患者基因特征使用,以获得更好疗效。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HH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建立了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GKB,致力于临床应用,已经发布了66个一线治疗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指南。王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已在多个领域展开精准医疗工作,并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使许多按指南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得到了个体化用药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如:复杂的心血管疾病的精准治疗,抗血小板精准治疗,别嘌醇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器官移植精准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的调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中已经涉及到了精准治疗的内容等等。
通过王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进一步增强了全院医务人员对“精准医疗”的认识,为佑安医院临床带来新的诊疗思路和有益探索,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根据北京佑安医院就诊人群的疾病分布情况,本院近期开展针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利巴韦林、他克莫司、螺内酯及呋塞米5种药物代谢相关基因位点的检测。从药物基因组学和药物相互作用角度,可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优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