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少数患儿在病后2-3周发生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菌株。病菌一般存在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直接传染,也可由带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偶尔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其它食物传播。
二、流行病学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一日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由于本病毒不耐热、对干燥抵抗力弱,故间接接触传染可能性小。人群普遍易感,加之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各种血型有各自的特异性,无交叉免疫,因而猩红热可再次感染。
三、临床表现
(一)普通型:在流行期间95%以上的病人属于此型。
1、前驱期:起病较急、畏寒、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白色脓性分泌物,易剥离。病初舌被白苔,红肿的乳头突出于白苔之外,称为白草莓舌;以后白苔脱落,舌面光滑鲜红,舌乳头红肿突起,称为红草莓舌。颈及颌下淋巴结常肿大并有压痛。
2、出疹期: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皮疹最先见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于24小时内布满全身。在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的均匀、密集的红色细小皮疹广泛分布,呈鸡皮样,触之似砂纸样,用手按压可消退,去压后红疹又出现。皮疹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密集,并伴有出血点,形成明显的横纹线,称为“帕氏线”。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形成口周苍白圈。
3、恢复期:一般情况好转,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按出现时的顺序于3-4天内消退,疹退1周后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
(二)轻型:发热、咽炎和皮疹等临床表现轻微,易被漏诊,常因脱皮或并发肾炎等症状时才被回顾诊断。
(三)中毒型:除上述症状明显外,全身中毒症状重,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嗜睡、烦躁或意识障碍,常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肝炎。此型病死率高,目前很少见。
(四)外科型:病原菌经操作的皮肤侵入,一般无咽炎及草莓舌,而出现局部急性化脓性病变,皮疹首先出现在伤口附近皮肤,然后蔓延至全身。
四、 治疗
1、一般治疗:做好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供给充足水分和营养;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2、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头孢霉素等。
五、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自动免疫,重在控制传播。患者应隔离至咽拭子细菌培养阴性。对曾有密切接触病人的易感者,可给予复方新诺明,口服3-5天,或肌注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