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当人们依然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里时,北京佑安医院又上演了一场生命接力。无影灯下,医护人员用行动诠释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接受手术的是一位54岁的肝病患者,长期被乙肝、肝硬化折磨,已发展到脾大、脾功能亢进阶段,血小板严重减少。手术中每一个潜在风险,都像悬在头顶的利刃,稍有不慎,便会让患者的生命陷入绝境。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情,佑安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关雷主任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患者的病情,制定出一套周密详尽的麻醉方案。为了维持患者的凝血功能,团队提前准备好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原,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发挥作用。自体血回输设备也早早调试完毕,为减少术中失血提供了有力保障。考虑到低温可能对凝血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他们还精心准备了术中输血输液的保温措施以及加温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手术成败的细节。
凌晨六点,供体和受体两台手术在佑安医院相邻的2号和3号手术间同步开启。普通外科中心栗光明主任带领移植外科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多年积累的默契,在手术台上精准操作。他们无需过多的眼神交流,仅凭对手术的专注和丰富经验,就能准确无误地传递手术器械,一步步攻克手术中的难关。麻醉手术中心牛新影护士长在手术开始前,就完成了极为细致的术前准备工作。从各类手术器械的仔细清点、严格消毒与有序摆放,到手术耗材的精确配备,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不容有丝毫差错。台上护士与手术医生配合得严丝合缝,巡回护士则如同不知疲倦的卫士,熟练地调整手术设备参数,及时补充手术所需的药品和物品,确保手术进程顺畅无阻。同时,密切关注患者体温,适时调整加温设备,全力保障患者的舒适与安全。麻醉医师们更是全神贯注,紧紧盯着监护仪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患者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紧紧牵动着他们的心。他们手中的注射器、输液管,就如同战士手中的利刃,精准地给予患者最适宜的麻醉深度和药物支持。其他医护人员也各自坚守岗位,紧密协作,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项操作。
历经5个半小时,手术成功了。术中出血量仅300ml,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这是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截至发稿时,患者已经转入重症监护室,尽管后续的康复之路依旧漫长,但这场成功的手术无疑为他的生命带来了新的转机。
这是春节期间,北京佑安医院完成的第二例肝移植手术,医护人员用坚守与奉献为生命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