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高脂血症似乎只和肥胖人群挂钩,实则不然。饮食的确是影响血脂变化的关键因素,但高脂血症的成因错综复杂,与遗传因素、机体代谢状态、药物影响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紧密相关。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其中缘由。
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类脂的统称。医学上,当总胆固醇>6.2mmol/L、甘油三酯>2.3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mmol/L时,即可诊断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的病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 原发性(遗传性)血脂异常:像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等,这类血脂异常是由单基因或多基因突变引发的。
- 继发性(获得性)血脂异常:通常由潜在的系统性疾病、代谢状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以及某些药物导致。比如,长期食用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会使胆固醇水平升高;过量饮酒则可能引发高TG血症。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维甲酸、环孢素、抗抑郁药等,或者患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等,都有可能导致血脂异常。
由此可见,虽然肥胖是高脂血症的诱发因素之一,但血脂高低与体型并无绝对关联。长期血脂异常,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引发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急性胰腺炎等严重问题。
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患者以及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病史的人群,他们属于血脂重点关注对象,务必定期监测血脂并在必要时及时进行药物治疗,以防严重后果的发生。
除药物治疗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血脂控制也起着关键作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全谷薯类、膳食纤维及深海鱼类,适度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有助于血脂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