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消毒剂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消毒剂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但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来危害与风险。
1.清洁与消毒的概念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对我们居住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进行清洁。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日常生活中,无明确存在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一般不使用消毒剂对环境、物品进行消毒。
2.环境与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室内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物品表面无明显污染时,多采用湿式清洁。当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3.空气消毒
天气好的时候首选开窗通风30-60分钟/次,2次/日(清晨、傍晚)。
雾霾天时需要关闭窗户,使用空气净化器进行室内空气的净化。
4.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一般家庭应尽量少用消毒剂,多靠通风、勤洗手、清洁擦拭、清洗来减少病菌侵入。生活中有很多有效的消毒方法,比如紫外线是最好的消毒剂,晒被子、衣服2-4小时等即可消毒;餐具煮沸10-15分钟也能达到消毒效果。
5.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消毒剂 ?
乘坐拥挤的公交车、地铁,特别是刚从医院回来,可以将外穿衣服用衣物消毒剂清洗或在阳光下晾晒4-6小时。另外,经常拿到户外使用的物品,如:孩子的玩具、野营用具等,也可使用消毒剂擦拭。洗衣机每3个月应用专业消毒剂清洁一次。
不同类型的消毒剂用法也不一样。84消毒液刺激性强,使用时应带口罩。最好不要喷洒在有人的室内;因此不适合清洗衣物。84消毒液接触10分钟基本可达到消毒目的。滴露比较温和,可加水配成1%-5%的溶液浸泡衣服、被单30-60分钟,再用水清洗;也可用抹布蘸着1%-3%的溶液,擦拭室内家具、地板。
一些消毒剂对金属物品有腐蚀性,对棉织物有漂白、对橡胶制品有损坏等效果。使用时应尽量避免消毒剂直接作用于这些物品上。使用经稀释的消毒液时要现用现配。
因此,洗衣服时如果使用了消毒剂,一定要用清水多漂洗两遍;若使用消毒液洗碗,要用流水反复冲洗,以免将残留的消毒剂成分吃进体内。使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人员撤离现场、关闭门窗30分钟。消毒结束后开窗通风,使消毒剂尽快扩散至对人无影响(无异常气味)时,人员才可进入。
消毒剂对人的皮肤、黏膜、眼睛、呼吸道有刺激性,甚至为一定的毒性。因此,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戴防护口罩 、防护眼镜及手套。如不慎有皮肤或粘膜的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严重时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医。
保持清洁,慎用消毒剂,减少伤害,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