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的危害
我国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明显的升高,10年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脂肪肝患病率从15%增加到31%以上,并且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和健康查体肝酶异常的首要原因,已严重危害健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不仅可以导致肝病残疾和死亡,还与代谢综合征、2 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结直肠肿瘤等的高发密切相关。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通过健康饮食和加强锻炼的生活方式教育纠正不良行为。对于肥胖和超重人群,适当控制膳食热量的摄入,一日三餐定时适量,严格控制晚餐的热量和晚餐后进食行为。避免久坐少动,每天坚持中等量有氧运动30分钟,每周5次,或每天高强度有氧运动20分钟,每周3次。1年内体重下降3%-5%,可以逆转单纯性脂肪肝,体重下降7%-10%,能显著降低转氨酶水平改善肝脏炎症,体重下降10%以上,并维持1年能够改善肝脏的纤维化。
医疗干预:
对于3~6 个月生活方式干预未能有效减肥和控制代谢危险因素的非酒精性脂肪性患者,应采取适当医疗干预,如减肥药,降脂药,控制血糖药物等,甚至采取手术减肥,针对肝损伤患者可应用保肝护肝药物。对于需要医疗干预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