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我亲历了一所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医院
董久英
能为建设新医院出点力感到高兴
王新领:董老,您好。您是第一批参加佑安医院建设的元老之一,给我们讲讲当年医院建设初期的情况好吗?
董久英:好啊!1956年初,正是国家困难时期,也是传染病猖狂流行的时期。当时北京仅有一所传染病医院,床位非常紧张,压力很大。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在右安门外建立一所新的传染病医院—北京市第二传染病医院(简称“二传”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前身)。北京市卫生局从几个医院抽调了张兆统、葛殿碧、吴仲康、李竹亭和我,我们五位同志组成了一个筹建班子。于1956年6月17日正式对外办公。
北京市第二传染病医院选址在城外西南角的右安门外。这里是右安门大队的一片菜地,建院时医院旁边便是粪坑,臭气熏天。当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征收土地和迁坟。其中有十多户菜农,几十座无主坟墓和80余座旧坟,另外是菜地和芦苇坑。按照市政府规定,需要登报声明在一定期限内前来办理迁坟事宜,过期即按无主坟全部迁到郊区公墓,为医院开工创造条件。
在征用土地时,对于当地菜农,根据当时的政策是原拆原建——即用原房的材料按原样在另一处重建,这样就把他们的房子搬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为开工打下了基础。鉴于很大一部分工作对象是菜农,为适应他们的需要,打破工作常规,不分上、下午和星期天,我们都要工作。由于没有食堂和炊事员,只好去饭馆就餐。没有电源只好点煤油灯,没有水源只好去街心打水。喝开水用煤球炉子烧,煤球炉子还要兼做冬季取暖。由于不会使用煤球炉子,灭火是经常的事,冬季的室内温度可想而知。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能为建设新的医院出点力,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医院是在一片废墟上建起来的
王新领:听了您的介绍,我们知道医院是在一片废墟上建起来的,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记得有同事说当时刚刚参加工作,第一次来到医院报到的时候,医院门前是一条长长的小路,离公共汽车站很远。
董久英:是的。当年菜农逐渐搬走和无主坟迁走后,这里就成了一片废墟,既无水源又无电源,更无马路和公共汽车,晚上黑洞洞一片。夏季杂草丛生,冬季一片荒原。当时,从右安门到医院只有一条羊肠小路,按照规定由我院负责解决“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我们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修建了从右安门到医院一条800多米长的马路,为医院开工打下了基础。也就是说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的北京市第二传染病医院是在一片废墟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设起来的。
实行集体食堂制
王新领:当年医院正在建设中,大家伙的吃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董久英:1957年春,医院调来职工近10人,同时也有了一位炊事员。按照一般情况,应实行食堂制,吃什么买什么。当时考虑到人数较少,提供多种主副食容易剩下饭菜,经大家商量实行集体食堂制,即提供一种主食和1~2种副食,大家吃一样的饭菜,月终按平均数负担,同志们称这是共产主义。这样虽然有些不合理,有的吃的多,有的吃的少,有的甚至因故一天未吃,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而且非常高兴,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人员多了以后,便改成了食堂制。
为抢救患儿献血,我随叫随到
王新领:当年医院还没有全部完工,就开始接受病人了,这是为什么呢?
董久英:1958年末,医院建设工程尚未全部竣工时,接到市卫生局通知,社会上出现了传染病,主要是小儿麻疹肺炎。为了收治麻疹肺炎患儿,市卫生局决定立即开院。当年12月份就暂时开了两个病区共56张床位。来医院的病人中,有的急需用血,当时没有血库,只好临时找血源,几次找到我:“你是B型血请你献血200CC”。能为抢救患儿做点贡献我感到非常高兴,所以随叫随到。不但我是这样,当时的同志们都是血库,随用随取。
祝愿我们的医院越来越好
王新领:老一辈人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为了病人什么都肯做,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董久英:建院65年的过程,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是近几年来医院有了更大的发展。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院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地位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我们的一席之地,对此我感到十分高兴。然而,此时此刻,我们深切怀念四位建院初期的元老。他们是第一任院长张兆统,共产党员葛殿碧、吴仲康和李竹亭几位同志,他们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如果在天有灵,他们也一定会对我们今天的辉煌成就感到高兴的。如今医院发展的这么好,我们的生活这么幸福,这与党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感谢党。
口述:董久英
整理:王新领
【我想对党说】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北京佑安医院在建院初期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在前辈们的手中建立起来,在后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发展起来。每一段前进的路途中,都倾注了几代人奋斗的汗水。前辈们为佑安医院的建设垫基铺路,后来人亦会为她添砖加瓦。建党一百年,沧海桑田,神州旧貌变新颜,祝愿我们党的事业蒸蒸日上!我们的医院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