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佑安医院参与改革让我深有体会
董振翔
闫惠平:董老,您是北京佑安医院离休干部,在医院工作了多年,可以谈谈您刚来医院时医院的情况吗?
董振翔:当然可以。那我就先谈谈第一个感受阶段吧。我是1973年从部队转业到医院的,当时的北京市第二传染病医院堪称“亚洲一流”,所以我就选择了这所医院。当时的院长叫张兆统,曾留学国外,外语很棒,名气很高。这所医院就是由他一手设计建立起来的,在当时被称为“亚洲一流”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当时传染病病人多是一些麻疹、痢疾、脑炎等儿童急性传染病,分十个病区和接诊区。接诊区就是现在的门诊,因为当时传染病病人多为其他综合医院转诊而来。到80年代,随着肝炎病人的增多,接诊区才改为门诊,病人可以直接到门诊看医生,然后根据情况收住院。70年代后期我院建立了外科病区。在专科医院中建立外科当时在全国同行中也是首例,后来开始试做肝移植手术。随后又相继成立了妇产科,解决肝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产妇分娩问题。
那时候,第二传染病医院还是全国传染病医师进修基地,每年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为全国传染病医院培养了大批人才。我当时主要在医务科工作。医院当时是党委负责制,我来医院工作很高兴,和大家能团结协作,对我帮助也很大。
闫惠平:您在医院工作的那些年,医院肯定发生了许多变化。您亲身经历了一个个改革和发展的阶段,您能够谈谈医院的什么变化给您印象最深刻吗?
董振翔: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个感受。80年代末,医院开始实行改革承包制,医院体制是院长负责制。这几年医院变化很大,成绩也很大,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已经是名声大震,是全国医院系统的先进单位,荣誉名称很多,此时的院长是郑东振。
医院改革承包制是摸着石头过河,原先谁也没搞过。一开始在临床科室实行,定指标、定任务、定收入、定奖金等,一直推广至全院。对医院的医、教、研、防等工作推动很大,院容院貌也有很大改观。
在这个阶段所以能取得如此大成就,主要是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的体现,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领导班子高瞻远瞩,管理有方。全院职工勤劳奉献、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个阶段我主要在院长办公室工作,所以我有以上两点比较深刻的体会和感受。
口述:董振翔
整理:闫惠平
【我想对党说】
北京佑安医院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每个人的勤劳奉献和努力。作为一个曾经为医院发展努力工作过的老佑安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和医院即将迎来建院65周年生日之际,希望我们的党越来越强大,佑安医院在党的领导下继续蓬勃发展,事业更上一层楼。希望年轻一代要多创新、多动脑,为佑安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