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职工之家

专题报道

【行医者说】百岁院士的世纪追求­——北京儿童医院张金哲口述历史故事

发布机构:北京医管中心工会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11-26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348.jpg

本期人物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351.jpg


张金哲,男,中共党员,1920年9月出生。小儿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50年张金哲在北大医院创建小儿外科,是中国小儿外科的创始人之一,曾为万余名儿童患者操刀手术。三次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立过两次大功。技术发明改进50余项,自行研制指套刀、土制心电监护仪、巨结肠手术所需的环钳等手术工具,发明“张氏钳”“张氏膜”“张氏瓣”等治疗方法和治疗器械,被授予国际小儿外科界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从医70多年来,百岁院士张金哲仍在工作。1989年获评“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张金哲院士是我国小儿外科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1938年,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张院士怀着“宁为良医,不为良相”的志向,选择了学医救人,并且考入燕京大学的“特别生物系”。这个专业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委托开办的预科,当时淘汰率非常高,同期考入的学生有70多人,三年后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时只剩16位。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张院士在协和短暂地学习后,不得不南下转至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又转入上海医学院,在颠沛中完成了学业。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回到北京工作。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356.jpg

颠沛求学中的青年张金哲


1950年,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方针。儿科专家诸福棠院士、北大医院胡传揆院长与青年医生张金哲参加了此次会议。当时的医疗规模和水平有限,每个医院仅有几名儿科医生,没有专门的小儿外科,我国在这个领域还是空白,处于薄弱地位,所以设置小儿外科迫在眉睫。


彼时的张金哲年仅30岁,还只是一位青年医生,凭借之前在外科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并在领导的支持下,他在北大医院组建起全国第一个小儿外科。尽管医疗条件简陋,只有5张病床供给小儿外科使用,但他知难而行、勇于探索,开启了他的小儿外科之路,这也是我国小儿外科的发展之初。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400.jpg

张金哲院士为儿童患者查体


以下内容由张金哲院士学生(北京儿童医院小儿肿瘤外科主任)王焕民口述。


“我是张金哲院士的学生王焕民,他对我和团队的影响是直接而具体的,无论是在医学技术水平上,还是在医学人文的理念上,张院士身体力行教会了我们‘医者仁心’的真谛,他始终就像是彼岸灯塔的光,指引着我们在医学事业上努力前行。”


师生之缘 始于小儿外科



 

“我很荣幸成为张院士的学生,虽然我不是他最早的学生,也不是成绩最优异的,但幸运的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我能跟在张院士身边一直学习。”



1996年,我考取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博士研究生,从河北来到北京跟随张院士学习。三年后博士毕业,张院士询问我下一步的职业规划。当时国内的科研水平和医疗条件比较艰苦,很多博士都选择出国深造,但是我却选择了跟在张院士身边继续学习小儿外科,因为他是当时国内小儿外科领域最好的医生。


张院士经常和我们讲起自己在颠沛流离中求学的日子,他用自身的受教育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任何坎坷,都不应放弃对学习的追求,要勇敢地跨过坎坷,追求人生理想,不要在困难面前低头,要创造一切条件学习,他的这种精神意志让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


在张院士读书的时代,我国医学教育使用的是英文教材,所以他的英文基础很好。而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医学教材已经采用中文版本,所以我们的英语水平就会差一些。但张院士深知外语的重要性,只有掌握外语才能够看懂国际上高水平的学术杂志,才能够交流学习更加先进的医疗理念和医疗技术。因此他对我们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士期间的每个周末,他都会组织我们学习英语。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406.jpg

张金哲院士参加多学科查房

抗美援朝

一本书和两张照片的故事



“张院士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奔赴前线、保家卫国、救死扶伤,这是我们所有医务工作者都需要学习的精神。”


医院成立小儿外科没多久,抗美援朝战争就开始了,当时张院士是外科的主治医师,尽管刚刚成立的小儿外科非常需要他,但是国家更加需要他。1951年,张院士毅然奔赴前线,担任医疗队的队长。


在前线,因为需要经常给伤员做手术,所以麻醉技术十分重要。虽然部队缴获了大量美国的麻醉机等器械,但基本没有医生会使用。张院士就此编写静脉麻醉讲义,开办麻醉培训班,以供战场需要。之后张院士在讲义的基础上又出版了《实用麻醉学》,这是我国最早的麻醉学专著。


张院士有两张非常珍贵的照片,一张是和志愿军一等功臣、二级英雄蔡金同的合影。战场上,蔡金同的整个肠子被打烂,肚子上有6个洞,左手只剩2个手指头,右手全部打没了。朝鲜战场前线的医疗条件恶劣,伤员又无法转移到国内。当大家都要放弃的时候,张院士仍然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治疗,最终在不懈努力下伤员被救活了。但在病痛的折磨下,蔡金同不仅在生理上病情特别糟糕,精神也近乎崩溃和疯狂的状态,没有人敢跟他说话。张院士却一直陪伴着他,在精神上也将他挽救了回来。后来张院士与这位战斗英雄成了好朋友。


另外一张照片中,青年时期的张院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挎着枪,意气风发。这张照片令我们感到很新奇,因为我们都是医生,很少有机会看到荷枪实弹。张院士挎着一杆长步枪留下的这张照片,是抗美援朝战场救死扶伤医疗队员的代表,是特殊年代医务工作者不畏牺牲和勇于奉献的缩影,彰显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411.jpg

张金哲院士参加抗美援朝

(1953年摄于板门店) 

小儿外科的探索之路



“从北医的5张病床开始,我国的小儿外科逐步从单一学科到细化发展,愿景逐步实现。”



50年代小儿外科初创时,受到西方技术封锁,小儿医疗器械极度匮乏。为儿童患者做手术的器械都是成人的,临床操作有着诸多不便,于是张院士便自己探索发明手术中需要用到的器械,“张氏钳”“张氏膜”“张氏瓣”等被创造出来,对推动小儿外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然应用在临床中。在张院士及老一辈医生的努力下,我国小儿外科专业从无到有、从单一学科学科到细化发展,愿景逐步实现。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414.jpg
张金哲院士与实用儿科学
首届
进修班
合影
(前排左五)


90年代我刚入科工作时,张院士提出要做到儿科手术的精细化、微创化,做到无血手术,这样可以更好地处理孩子的伤口,保护孩子的状态。但在当时,我们觉得这只是幻想、说说而已,真正实现起来会极其困难。比如手术的精细化,当时国外的医生戴着显微镜做手术,而我们缺少这样的医疗设备。


如今已经过去二十多年,回顾张院士的想法,当时觉得不可能的技术,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实现了张院士所盼望的美好愿景。张院士的话,我们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去理解,无血手术不仅仅是为了无血,而且在手术中要求更精细地操作、更安全地解剖,从而获得更轻微的损失,让患者更顺利地康复,这一切的核心就是为了保护孩子。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418.jpg

张金哲院士与同事研究病例

人文医学 与患者做朋友



“如何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就医环境,如何让小儿外科有更好的人文水平或人文素质,是值得我们探索的。”


张院士倡导人文医学,而人文医学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医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要重视人性的特点,从细节出发观察孩子的天性。张院士经常对我们说:“孩子是父母的宝贝,父母把孩子交到我们手里,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去问诊,需要付出耐心,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让儿童医院变为儿童的健康乐园。”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421.jpg

张金哲院士的衣服口袋上标注了名字


他一直强调,身为医生应当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我们进行的是外科手术,风险系数很高,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要好好地交流。“先做朋友,再做手术”,要和患者保持很好的交流,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张院士从医几十年来始终坚守着个人职业习惯,患者一进来,他就会站起来主动问好,患者要走了,他也会很自然地站起来和患者告别。


张院士的学术和人文思想是我们年轻医生的榜样,在如何做医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等方面,我们一直以他为职业榜样、人生榜样,一生追随。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425.jpg

张金哲院士参观建院70周年老物件展

终身学习 与时代保持同步



“张院士从医70多年,一直在保持学习,无论是对医疗技术的攻关与突破,还是对现代科技的学习,始终在路上。”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突飞猛进,我们的医疗状况和条件改善很多,学术理念更加进步。经过多年的钻研与探索,即使面对各种杂症重疾,小儿外科都有办法从容应对。唯独小儿恶性肿瘤至今还是一个难关,这是一项危险系数很高的临床手术,患者随时会出现大出血,由此更体现了张院士提倡的“无血手术”的重要性。每当遇到这类手术,张院士都会格外谨慎。而我作为操刀医生,张院士时常会叮嘱我们要加强学习,要不断引进、消化和吸收新的技术与理念,始终跟随医学发展的潮流。


张院士也会经常提出新的想法,保持终身学习,永远在思考的状态。他可以熟练在网上浏览医学前沿最新的中英文成果资料,可以使用电子邮箱与世界各地的同行交流往来,会玩微信、刷抖音,经常用线上线下结合的会议形式,与时代保持同步,为医学事业奋斗。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428.jpg

1974年-2006年,
张金哲院士
每月一次
天津儿童医院查房



奉献自我 为医学事业奋斗



“张院士虽年事已高,但他仍然非常忙碌。为小儿外科奉献了近半个世纪的他永远不会停下来,这是一种为医学事业奋斗的使命感。”



现在,我们有几千名全国小儿外科专业人员在一起参与学术会议,这种盛况是张院士当年想象不到的。当初只是因为国家有需求,他就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小儿外科医学事业中。在不断的实践和创新中,小儿外科逐渐发展壮大,大家对他这位创始人充满崇敬。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435.jpg

2012年张金哲院士获儿科终身成就奖


张院士在进行临床工作的同时,十分注重科研学术,亲自指导学生学习和撰写医学文章。他的传道授业体现在每个细节之中,甚至包括参考文献的格式、标点符号的运用。


张院士在百岁之前,每周三都坚持来科里查房,周一和周四出两个半天的门诊,我们会向他汇报这周的工作情况。在遇到情况棘手、疑难复杂的特殊病例时,我会请张院士来医院会诊,他总是会在我最困难、迷茫的时刻,需要被支持的时候,为我拨云见日,鼓励我继续勇敢前行。这也是我们之间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他是我的心灵依靠和前行力量。

 

如今他已经年过百岁,依然心系医学事业,为医学事业奋斗。他创建了中国的小儿外科,开启科研学术方向,这是他对医学事业的极大贡献。他始终服务于人民,造福了万千孩子,尽自己终身所学,发挥了最大的力量,始终坚持尊重科学、尊重人文,对自己事业不求回报地全身心付出,这是行医者的信仰与坚持,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440.jpg

百岁院士张金哲依旧心系医学事业 


寄语:


希望青年朋友们坚持对医学的热爱,努力提高医术,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编者按


张金哲院士是我国小儿外科的重要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他将毕生奉献给所热爱的小儿外科事业,数以万计的儿童因他而看到了健康生活的希望,无数个家庭因他而重新迎来幸福美满的生活。为医学事业耕耘奋斗的理想贯穿他的从医生涯,从少年时代求学路上的艰辛到青年时期抗美援朝的经历,使他面对困难和挑战更加坚韧,在小儿外科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直到期颐之年依然坚守初心,心系医学事业发展。他是推进中国小儿外科迈向国际前沿的领军人物,用实际行动开拓出中国小儿外科的新时代!







//平安康健//

微信图片_20211126165446.jpg

扫码关注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工会